欢迎访问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估处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核评估   >   质量报告   >   正文

德州学院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9-04

 

 

校徽(推荐版)

 

 

 

 

S师新报头题-德S师新报头题-州S师新报头题-学S师新报头题-院

 

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六年五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2

一、学校定位. 2

二、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2

三、学生情况. 4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 4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4

二、教育教学水平. 7

三、教师教学投入. 7

四、教师发展与服务. 8

第三部分  教学资源. 9

一、教学经费投入. 9

二、教学设施. 9

三、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 11

四、课程资源. 15

五、社会资源. 16

第四部分  人才培养过程. 17

一、教学改革. 17

二、课堂教学. 27

三、实践教学. 28

四、第二课堂. 30

第五部分  学生发展. 33

一、招生及生源. 33

二、学生指导与服务. 34

三、学风与学习效果. 38

四、就业与发展. 40

第六部分  质量保障. 45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5

二、质量监控. 47

三、质量信息及利用. 47

四、质量改进. 48

第七部分  特色发展. 49

第八部分  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52

一、针对2014年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成效. 52

二、2015年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54

 

 

 

 

2015年,德州学院在省委、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特色逐步形成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发布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将我校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一、学校定位

(一)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战略主题,以向应用型转变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抓手,全面推动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应用型学科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应用型研究和服务社会、应用型办学条件、现代大学治理能力的突破提升,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定位

1.办学目标定位。坚持遵循办学规律、服务区域发展与立足实际相结合,积极创建服务区域、优势突出的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高水平大学。

2.培养目标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3.学科专业建设定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整体优化、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原则,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和传统文理学科的应用型方向,建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努力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

4.办学类型定位。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类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5.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对接教育,开展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面向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6.服务面向定位。扎根德州,面向山东,辐射周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圈一带”等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德州及周边区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人才培养中心、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文化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

二、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2015年,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落到实处。

(一)学校领导重视教学情况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2015年,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20余次。学校召开的2015年年度工作会议、七届三次教代会和暑期读书班会议上,都要求全校上下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以评建工作为载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专门召开了2015年教学工作会议,要求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校领导分头调研二级学院和教学部50余次,深入了解教学一线情况,要求教学院部把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实抓好。每学期,学校领导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教学工作。


 


 

学校举行工作会议,部署新学期开学工作

 

 

学校召开2015年度工作会议

 

 

学校举办2015年暑期领导干部读书班

 

德州学院召开2015年度教学工作会议

 

 

学校召开第七届教职工暨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学校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调度会

 

 


(二)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一是政策引领教学。出台了《德州学院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学时,其他校领导不少于4学时,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不少于8学时,教务处等业务部门处级干部不少于6学时,其他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少于4学时,进一步强化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意识,进一步保障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学校在2015年度处级领导班子及处级干部考核中,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的核心指标。出台了《关于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决定》,印发了《德州学院师德建设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重点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师德建设。以教务管理制度要求为质量标准,通过实行教务例会和《教务通知》制度,规范日常教学管理,本年度共召开教务例会21次,发放教务通知21期,有效地保证了各项教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开展每周一次教学巡查、每周一次教室卫生安全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巡查等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稳定了教学秩序。

二是管理服务教学。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都把主动服务教学作为本单位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把为教学服务作为衡量和评价学校各部门工作质量的主要指标。各职能处室和教辅单位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教学工作,形成了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局面。学校把教学工作作为舆论宣传的中心,利用校报、校园网、广播站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教学。及时报道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与个人的先进事迹,及时报道学生学习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先进事迹,形成了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的舆论氛围。

三是经费投入教学。2015年,学校统筹安排,积极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筹集教学投入资金,通过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和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等项目,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

四是条件保障教学。努力优化育人环境,积极推进校区东扩和老校区提升改造工程,围绕教学条件建设投入近2亿元资金建成理工科教学实验楼和文科教学楼,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对厚德广场等进行了亮化提升,对部分教学楼和学生公寓进行了修缮,建设了春华园、秋实园、求索园、儒风广场等校园文化场所,新增学生修读点10余处。


三、学生情况

2015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2801人,其中本科生19110人,占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的83.81%,专科3108人,五年一贯制583人,函授生13347人,联合培养研究生23人,折合在校生24135.7人。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校紧紧围绕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定位,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新成效。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人才队伍的质量不断提高。

    2015年,学校共有教职工1653人,其中专任教师1141,外聘教师300人,生师比为18.7:1。专任教师中博士207人,硕士551人,教授113人,副教授415人,讲师516人,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位和学缘结构日趋合理。

2.1  德州学院2015年师资队伍结构统计表

年龄结构

35

36-45

46-55

55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66

23.3

477

41.8

336

29.5

62

5.4

职称结构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以下

113

9.9

415

36.4

516

45.2

97

8.5

学位结构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他

207

18.1

551

48.3

245

21.5

138

12.1

学缘结构

本校毕业

外校毕业

省内学校毕业

省外学校毕业

27

2.4

1114

97.6

668

58.5

473

41.5

    

2015年,学校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制定了《德州学院201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长效机制,实施以才引才,人才引进奖励制度,强化高层次人才的软环境建设等措施,引进知名高校优秀博士生19人,其中紧缺专业海外优秀博士2人。以刚性引进和柔性引智相结合的方式,与1名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博士生达成柔性引进意向;依托举办教育部第四届“俄罗斯艺术大师班”及“中俄画家作品展”等活动,借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列宾美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2名教授为客座教授,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二是积极推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计划。按照“按需培训、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申报以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培训三个项目为重点的培养培训,争取山东省财政厅专项培训资金的支持。进一步修订《德州学院教师培养培训暂行办法》,确定了紧缺学科专业目录,继续提供优惠待遇,支持中青年教师按照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发展需求,有计划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有8人获批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2人获批教育部资助,3人获批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资助国外,共5人赴国外进修。2015年毕业回校博士生11人,考取定向博士研究生9人,进入博士后流动站1人,其他国内进修54人。

三是强化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发挥。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制定《教师发展中心2015年工作计划》,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网站和专家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了《德州学院师德建设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举办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报告,开展师德建设集中教育活动,举办了教师英语口语培训班5期。组织教师开展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大讨论,通过座谈会、主题演讲、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不断提高人格修养和学术魅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问之师、品行之师。

四是努力培育优秀高端人才。加强对优秀人才的跟踪培育,鼓励有潜力的教师积极冲击省级以上人才工程项目,新增“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突贡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

五是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德州学院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与知名企业联系,安排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交流锻炼,2015年有20余名教师投入服务地方建设工作,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战略和产业联盟;11位专家被聘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50余名工程师、会计师、法律工作者和高级工程师来校讲课,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邀请企业知名人士做专题讲座、课堂实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邀请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双语教学专家,俄罗斯、波兰、韩国及新西兰等合作院校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引导教师向双师双能型发展。加强与海外高校合作,组织教师赴国(境)外研修、交流、参赛,2名教师获教育部资助赴国外院校攻读学位或访学,3名教师获山东省政府资助赴国外访学,4名教师赴山东省政府资助国外参加国际会议。

 


 

学校召开201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

工作部署会

 

 

学校举行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仪式

 

 

 学校2015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举行

 

 

 

学校举行庆祝教师节座谈会


二、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专任教师业务素质建设,完善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将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教学不合格的教师一票否决,强化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监管。

2015年,学校广大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学习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改革钻研教学方法,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努力增强教学效果,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效果满意度达到94.26%;第二,教师科研对教学的支撑进一步加强,依托研究项目出版教材36部,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5部,清华大学出版社5部;第三,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热情高涨,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知识、能力、素质、智慧“四维”课程建设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第四,广大教师认真落实《德州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条例》《德州学院平时作业管理规定》《德州学院考试管理办法》《德州学院学生考勤与请假办法》《德州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德州学院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文件,教育教学活动更加规范;第五,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治学态度严谨,各项教学档案齐全、规范。

上述举措,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2015年,学校3名教师当选省级教学名师;教师参加全国教学比赛取得优秀成绩,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11项、三等奖20项,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山东省高校专业排名榜中各专业的排名整体前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学、汉语言文学5个专业入围2015年山东省大学三星级以上专业排行榜。

 


三、教师教学投入

(一)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学校积极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要求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必须分别完成220240个学时教学工作量,将其纳入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与津贴发放依据范畴。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工作中,将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明确了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本科教学工作量的资格线;将教学效果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明确规定“近五年内学生评教综合评价在一般及以下且督导综合评价在合格及以下档次的”,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在名师评选申报条件中包含以下规定: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承担教学任务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平均每年不少于220学时;近三年教学效果评价均为优秀。

2015年,全校开设本科课程总数1892门,教授授本科课程281门,占总课程的14.85%,副教授授本科课程1058门,占总课程的55.92%;全校开设本科课程7104门次,教授授本科课程586门次,占总课程门次的8.25%,副教授授本科课程2486门次,占总课程门次的35.14%

(二)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学校以专业综合改革、课程建设为抓手,以项目为依托,在二级学院(部)、系中组建教学研究团队,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获批高等学校力学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立项2项,获批山东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项;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11项、三等奖20项,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8篇,其中核心期刊9篇。获批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

四、  教师发展与服务

2015年,学校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出台了《德州学院关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施意见(试行)》《德州学院关于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决定》等文件,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国内外专家讲座、名师讲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辅导、教学能力发展研修、智慧型课程教学比赛观摩、应用型人才培养交流等活动,为教师发展提供提升平台。

1.专家讲座提升素质

学校积极邀请国内外学者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提升教师水平、开拓学生视野。本年度,共举办专家讲座40余场。

利用教育部第四届“俄罗斯艺术大师班”开班之际,学校邀请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油画家和版画家、列宾美院教授顾拜杜林·陆山先生为学校教师举办讲座,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谢小庆教授来校举办审辩式思维专题讲座,对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开拓教师的国际研究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邀请山东大学张树永教授作了题为《以计划克服职业倦怠,以理念促进教学发展》的报告,围绕职业倦怠及原因分析、学校定位与个人定位、个人教学科研的体会、高效教学的开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提升我校教师的职业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2.专题培训提升能力

学校利用校内优质教师资源,积极开办专题讲座,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本年度,举办教师专题讲座20余场。

举办青年教师发展专题报告会。副校长季桂起教授做了题为“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就教师基本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规律研究、职业素养养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举办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班。任立春副教授对部分教师进行了“MOOC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的专题培训,分析了慕课教学理念和发展形势,讲解了慕课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演示了慕课制作技术和技巧,参与教师进行了慕课制作软件的上机练习。培训活动对学校教师了解当前慕课发展的形势,熟悉慕课制作软件,掌握基本的慕课制作技术具有积极意义;举办教学规范化培训活动。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修班开班仪式,孙彦杰教授对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规范化培训,对规范青年教师教学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

3.教学研讨提升水平

学校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提升教师水平。本年度,共举办各类论坛、教学沙龙、研讨会、比赛30余期。

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修教学沙龙活动。参加活动的教师围绕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探讨。研修班导师结合小组“一对多”指导阶段的工作和自己的教学经历为青年教师建言献策,研修班青年教师提出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与研修班导师进行了现场交流;召开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明确了课程规范化、精细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作方向;举行研究性教学比赛。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举行了“四维”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比赛,参赛教师围绕知识、能力、素质、智慧“四维”课程建设开展研究性教学,既展现了自己推进“四维”课程建设的成果,又提高了课堂研究性教学水平。


 


 

山东大学张树永教授来校做报告

 

 

教师发展中心系列科研沙龙活动举行

 


第三部分  教学资源

一、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努力开拓资金筹措渠道,近几年重点推进新校区建设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竭力为本科教学创造优良教学环境。学校一贯坚持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确保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同时,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各企、事业单位优质资源,弥补校内本科教学的局限,促进本科教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2015年共投入教学经费5498.52万元,生均2877.3元。(详见附表)。

3.1  德州学院2015年教学经费投入统计表

   

经费总额(万元)

生均经费(元)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

2735.8

1431.61

本科教学专项经费

1936.36

1013.27

本科教学实验经费

134.01

70.13

本科教学实习经费

182.40

95.45

二、教学设施

(一)教学用房

2015年,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47478m22021.21亩),生均占地面积59.1m2。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337986.27m2,其中教室面积96248.37m2,图书馆面积28458m2 ,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132271.2m2,专用科研用房面积23829.19m2,体育馆8835m2,会堂面积3098m2,行政办公用房45246.51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82m2

(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2015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148.5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105.04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68台(件),价值4730.96万元。2015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20.45万元。

(三)实验室基本情况

2015年,学校本着“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将“集约化、集成式”的建设思路落实到实验室布局调整、设备购置等方面,同时突出实验室内涵建设,促进资源分配模式改革,基础实验实训中心、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3+1”的实验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学校建有18个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拥有各类实验室14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筹建)2个,实验室服务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不断提升。

 


 

山东省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建聪

一行到德州学院考察

 


(四)图书资源与信息化建设

2015年,学校馆藏图书209万余册,中外文印本期刊1548种,电子图书96.8万余种,电子期刊21800种,拥有中外文数据库共计29个。学校坚持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互补充,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并行发展的文献资源建设理念,构建了学科门类齐全、重点学科突出、多类型多载体多语种的文献保障系统。建设开通了数字移动图书馆,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更为快捷、方面的文献信息服务。现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单位。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家图书馆等全国性文献保障服务系统常年保持直通链接关系,开通了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业务,与德州市档案局、史志办、党史办、图书馆等单位共建地方文献研究中心,形成了多层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服务体系。

(五)信息化建设条件及资源建设

2015年学校信息化建设共投入经费约360万元,其中运行经费约70万元,建设经费约290万元。

建设了高标准校园网核心机房,面积260多平方米;建设了全自动高清录播教室3个,微格教室12个,能够满足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全面提高的需要。

目前已建成“主干链路十万兆,汇聚链路万兆”校园网硬件环境,校园网核心设备采用“双机热备”结构,终端用户接入认证采用802.1x技术,整个网络实现可管、可控,网络运行稳定流畅。

全校网络信息点9230多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增加到2000Mbps,数字精品课上网门数达800多门,电子邮件注册用户总数8000多人,数字资源45000GB,其中电子图书8300GB

实现了图书借阅、财务综合收费、学生公寓用电管理、校园网收费等方面的“一卡通”管理,教务管理、教务办公、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管理等系统均运行良好,能较好地满足学校教学管理需要,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化生活环境。

三、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

2015年,我校申请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专业顺利获得教育部备案。至此,我校本科专业总数为67个,专业布局更趋合理,专业设置更加科学。目前,专业设置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3.2  德州学院2015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学科门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比例(%

1

经济学

经济学类

经济统计学

2.98

2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3

法学

法学类

法学

2.98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思想政治教育

5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学前教育

5.97

6

小学教育

7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8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9

文学

中国语言学类

汉语言文学★◆

8.96

10

汉语国际教育

11

外国语言学类

英语

12

日语

13

俄语

14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15

历史学

历史学类

历史学

1.49

16

理学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17.91

17

信息与计算科学

18

物理学类

物理学

19

应用物理学

20

化学类

化学

21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

2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2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24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25

生物技术

26

统计学类

应用统计学

27

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

28

工学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2.84

29

材料类

材料化学

30

能源动力类

热能与动力工程

31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3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3

自动化类

自动化

34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5

网络工程

36

物联网工程

37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38

制药工程

39

生物制药

40

纺织类

纺织工程

41

服装设计与工程*★

42

非织造材料

43

工学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32.84

44

汽车服务工程

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46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47

建筑类

风景园林

48

城乡规划

49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

50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1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园艺

2.98

52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53

医学

护理学类

护理学

1.49

54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45

55

工程管理

56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57

工商管理

58

市场营销

59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60

行政管理

61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学

10.45

62

音乐表演

63

美术学类

美术学

64

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

65

环境设计

66

产品设计

67

服装与服饰设计

合计

11

40

67

100

注:*标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标记为省级特色专业,标记为双学士学位专业

 

2015年,学校按照《德州学院关于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修订稿)》的要求,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和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专业规范,结合我校近年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各学院在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积极吸收行业、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引入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增强服务行业能力,努力达成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建立了校企、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机制。学校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基础。

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均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为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赋予了充足的学时和学分。其中,文、法、经、管类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为22.33%,理、工、农、医类为18.2%;文、法、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为18.80%,理、工、农、医类为19.91%。全校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平均为20.9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平均为19.42%

 

3.3  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选修课学分

总学分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1

经济统计学

020102

33

164

停招

2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1

44

158

27.85%

3

法学

030101K

38

161

23.60%

4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3

44

171

25.73%

5

学前教育

040106

30

170

17.65%

6

小学教育

040107

38

166

22.89%

7

体育教育

040201

44

168

26.19%

8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040203

63

163

38.65%

9

汉语言文学

050101

36

168

21.83%

10

汉语国际教育

050103

36

168

21.83%

11

英语

050201

31

169

18.34%

12

日语

050207

34

168

20.24%

13

新闻学

050301

32

170

18.82%

14

历史学

060101

36

182

19.78%

15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42

174

24.14%

16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

40

174

22.99%

17

物理学

070201

43

176

24.43%

18

应用物理学

070202

36

171

21.05%

19

化学

070301

36

167.5

21.49%

20

地理科学

070501

38

168

22.62%

21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070502

38

167

22.75%

2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070503

38

168

22.62%

23

生物科学

071001

32

171

18.71%

24

生物技术

071002

29

160.5

18.07%

25

应用心理学

071102

 

 

停招

26

应用统计学

071202

44

174

25.29%

2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26

174

14.94%

28

材料化学

080403

35.5

173.5

20.46%

29

能源与动力工程

080501

25

173

14.45%

30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1

43

171

25.15%

3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80714T

30.5

171

17.84%

32

自动化

080801

25.5

173

14.74%

3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35

171.5

20.41%

34

网络工程

080903

32

173

18.50%

35

化学工程与工艺

081301

36

173.5

20.75%

36

制药工程

081302

24

166

14.46%

37

纺织工程

081601

29

169.5

17.11%

38

服装设计与工程

081602

22

169

13.02%

39

交通运输

081801

43.8

192.6

22.81%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选修课学分

总学分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40

环境工程

082502

37

175

21.14%

41

食品质量与安全

082702

22

168

13.10%

42

风景园林

082803

31

169

18.34%

43

生物工程

083001

32.5

171

19.01%

44

园艺

090102

30

175

17.14%

45

动物科学

090301

 

 

停招

46

护理学

101101

28

182

15.38%

4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32

171.5

18.66%

48

工商管理

120201K

33

162.5

20.25%

49

市场营销

120202

34

165.5

20.54%

50

会计学

120203K

33

163

20.24%

51

公共事业管理

120401

32

174

18.39%

52

行政管理

120402

38

160

23.75%

53

音乐表演

130201

34

163

20.86%

54

音乐学

130202

42

187

22.46%

55

美术学

130401

48

160

30.00%

56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60

178

33.71%

57

环境设计

130503

60

178

33.71%

58

产品设计

130504

 

 

停招

59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22

162

13.58%

60

汽车服务工程

080208

29

187

15.51%

61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081603T

35

171.5

20.41%

62

生物制药

083002T

24

171

14.04%

63

俄语

050202

24

168

14.29%

64

物联网工程

080905

47

171

27.49%

65

城乡规划

082802

31.5

173.5

18.16%

6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新设无招生

67

工程管理

110104

 

 

新设无招生

 

3.4  德州学院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统计表

序号

学科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1

经济学

26

16

2

法学

24.67

16.25

3

教育学

26.45

14.4

4

文学

18.79

15.1

5

历史学

19.78

14.29

6

理学

21.31

17.49

7

工学

16.03

19.98

8

农学

18.6

14

9

医学

15.4

27.5

10

管理学

20.3

15.76

11

艺术学

23.6

21.21

四、课程资源

(一)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

学校根据自身“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及应用型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智慧”四位一体的课程建设要求出发,依据《德州学院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和《德州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课程资源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计划、配套措施,确保课程资源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有效地推动了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质量标准建设及相应的考核评价系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和课程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积极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建成了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智慧培养,内容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结合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学校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及系列课程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共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首批)1门,校级精品课程303门,校级网络课程700余门。2015年建设校级双语课程8门。

(三)教材建设与选用

近年来,学校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逐步完善教材建设、评审、评价和选用机制及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严把教材质量关,形成了从教材建设立项(编写、出版)到认证、评比和选用等一整套规范体系,确保本科教学选用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和新版教材。2015年,学校划拨专项经费支持自编教材建设,共建成特色教材36,其中企校联合编写教材20余部,增强了课程对社会需要和学生成才的适应性,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学校出版的部分特色教材

 

学校出版的部分特色教材

 


五、社会资源

(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学校与企业在专业共建、学生共管、项目共研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合作,形成企校双向互动、互惠双赢的良性合作局面。一是学校与相关企业就理工科专业建设展开合作,目前已与10余家企业共建理工科专业(方向)23个,引入企业管理、人力、设施等资源,并全过程、全方位展开协同育人工作。二是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定制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等多种模式的合作育人工作。除皇明班”“太阳能班外,与有关企业联合开设普利森班”“光伏班”“景津委托培养班”“德百定制培养班等。三是德州学院与相关企业合作搭建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技术研发,就企业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营销战略开展联合攻关,联合申报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并成功推广与应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来校调研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二)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近年来,我校建成了省级校企合作发展平台12个,市级校企合作发展平台30余个,与企业共建的清洁能源研究与技术推广中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搭建与优化实验室、环保设备研发中心等30余个。依托这些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工科专业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和完成学位论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取得多项突出成绩。

第四部分  人才培养过程

一、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

2015年,学校准确把握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按照《德州学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德州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德州学院“十二五”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实施意见》、《德州学院关于深化课程信息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夯实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并积极探索学科专业等相关领域的改革。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扎实推进。2015年,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的重点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完善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一是不断加大教学投入,积极实施德州学院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建设;二是开展了知识、能力、素质、智慧“四维”课程建设和教学观摩活动;三是成立了德州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着力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四是深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大力实施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五是扎实推进工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适时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六是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完成了专业划分工作,积极开展了山东省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

2.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2015年,学校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为引领,以凝聚校企发展动能与合力为关键,扎实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学校围绕德州市“10+6”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着力实施校内学科专业、实验平台和人才的整合。一是实施学科专业整合,利用学校已有资源,着力打造能源与机械类专业群等6大特色专业群,着力培养对接德州市“10+6”代产业体系的适用性人才。二是实施资源整合,搭建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实训平台、公共计算机实验实训平台和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和信息共享平台,开辟一条人际交流与团队协作的途径,为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和协同创新素质的养成提供条件。三是实施人员整合,打造由学校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特聘教授组成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人才支撑。

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取得显著成效。第一,建立了学校内部协同育人机制,通过资源、师资共享等方式实施跨学科或跨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了与外部协同育人机制,扎实推进校企协同、校校协同、科教协同、校地协同、国际交流等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通过实施“协同创新育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建立科技文化竞赛育人机制。着眼于创新方法与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以竞赛项目为依托,不断加强竞赛管理制度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切实实现了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形成了以“文化育人、因材育人、管理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 为内容的“六维育人”竞赛管理机制。在多学科文化氛围中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采取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展示舞台。2015年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在赛事规格、获奖层次和数量、参赛学生规模上有新的突破,共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竞赛7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622项、省部级奖励661,其中国家一等奖46项、二等奖132项、三等奖298项。教师指导学生发表论文78篇,其中被SCI收录3,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39项。第三,积极开展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工作,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2015年,我校获批创新创业项目62项。第四,选派3名学生赴俄罗斯参加皮格玛利翁国际青年设计者大赛,并取得佳绩。

4.1 德州学院2015年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获奖统计表

序号

比赛名称

竞赛

级别

获奖情况

备注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1

美国数学建模竞赛

国际级

 

1

8

 

5

 

2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国家级

 

 

 

3

 

 

3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国家级

 

1

 

2

 

 

4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国家级

 

 

1

 

 

 

5

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

国家级

 

1

11

36

 

 

6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国家级

 

 

1

 

 

 

7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级

 

 

3

 

 

 

8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国家级

 

 

 

2

2

 

9

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国家级

 

 

 

1

 

 

10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国家级

 

6

14

27

 

 

11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

国家级

 

1

5

12

 

 

12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国家级

 

1

3

5

6

 

13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国家级

 

 

1

 

 

 

14

全国藤球锦标赛

国家级

 

 

 

5

 

 

15

全国沙滩藤球锦标赛

国家级

 

1

1

 

 

 

16

皮格马利翁国际青年设计大赛

国家级

 

 

 

1

6

 

17

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国家级

 

 

 

 

1

 

18

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国家级

 

2

10

12

 

 

19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

国家级

 

 

1

4

 

 

20

第三届“金三发”杯全国大学生非织造产品设计及应用大赛

国家级

 

 

 

1

 

 

序号

比赛名称

竞赛

级别

获奖情况

备注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21

“通源杯”第七届全国纺织服装类职业院校学生纺织面料设计大赛

国家级

 

 

 

1

3

 

22

“红绿蓝杯”第七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

国家级

 

 

2

4

50

 

23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国家级

 

 

5

 

 

 

24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流通业经营模拟竞赛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流通业经营模拟大赛大陆地区总决赛

国家级

 

1

3

 

 

 

25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立达杯”纱线暨面料设计大赛

国家级

 

2

5

8

69

 

26

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2015-2016赛季)

国家级

 

2

7

15

 

 

27

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纺织面料检测学生技能大赛

国家级

 

 

 

2

3

 

28

全国第七届“优利德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

国家级

 

1

4

1

 

 

29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级

 

 

3

15

 

 

30

第十届“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

国家级

 

2

1

5

 

 

31

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

国家级

 

1

 

 

 

 

32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国家级

 

 

2

 

 

 

33

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财会专业竞赛

国家级

 

 

2

2

 

 

34

第五届“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

国家级

 

2

 

2

 

 

35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

国家级

 

 

 

 

1

 

36

邮储银行杯中国互联网协会第八届(2015)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

国家级

 

 

 

1

 

 

37

第三届金丹若国际微电影艺术节

国家级

 

 

 

1

 

 

38

2015年(第九届)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

国家级

 

14

14

21

 

 

39

第十一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

国家级

 

1

1

 

 

 

40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

国家级

 

4

16

109

 

 

41

第五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教学设计)大赛

国家级

 

2

8

 

 

 

42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1

2

3

4

 

 

43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2

1

2

 

 

44

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12

37

70

 

 

45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1

4

 

 

 

46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4

9

3

 

 

47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2

2

15

 

48

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3

1

6

 

 

49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9

12

17

 

 

50

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7

15

19

 

 

序号

比赛名称

竞赛

级别

获奖情况

备注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51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山东省赛

省部级

5

1

 

 

 

 

52

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财会专业竞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1

3

4

 

 

53

邮储银行杯中国互联网协会第八届(2015)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1

 

 

 

 

 

54

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省部级

 

1

2

8

 

 

55

第四届“欧倍尔-隆腾杯”山东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实验技能竞赛

省部级

 

 

1

2

 

 

56

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省部级

 

 

1

3

 

 

57

第八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暨“美丽西域”微电影展

省部级

 

 

 

1

 

 

58

第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

省部级

 

1

2

6

 

 

59

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

省部级

 

 

1

4

 

 

60

2015年山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

省部级

 

1

2

2

 

 

61

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

省部级

 

1

1

4

 

 

62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2

2

 

 

63

第四届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暨国际水下机器人邀请赛

省部级

 

1

4

9

 

 

64

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学教学技能大赛

省部级

1

 

3

 

 

 

65

“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演讲、阅读大赛山东省赛

省部级

 

 

 

1

4

 

66

“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山东赛区选拔赛

省部级

 

 

 

3

 

 

67

山东省物联网创造力大赛

省部级

 

25

46

93

 

 

68

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

省部级

 

 

2

1

 

 

69

第十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省部级

 

5

12

15

 

 

70

山东省高校音乐专业基本功比赛

省部级

 

 

3

4

 

 

71

山东省第六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

省部级

 

1

3

6

 

 

72

“威海南海新区”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创意文化节赛事

省部级

 

 

2

2

 

 

73

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省部级

 

1

2

1

 

 

74

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省部级

 

1

2

 

 

 

75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业信息化创新创业精神山东选拔赛暨第九届山东省电子商务专业大赛总决赛

省部级

 

2

1

1

 

 

76

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鲁芯杯”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省部级

 

1

3

2

 

 

77

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省部级

 

 

1

4

 

 

78

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

省部级

 

 

 

2

 

 

序号

比赛名称

竞赛

级别

获奖情况

备注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79

山东省第二十七届电视艺术“牡丹奖”

省部级

 

1

 

 

 

 

80

第六届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省部级

 

2

8

18

 

 

81

第五届“工商银行杯”大学生金融产品创意大赛

省部级

 

 

1

 

 

 

82

"星耀华夏"第十届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活动

省部级

 

6

5

10

 

 

83

山东省第七届民族器乐大赛

省部级

 

 

2

 

 

 

84

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大赛

省部级

 

3

4

4

 

 

85

第二届“广播梦想秀”评选

省部级

 

 

 

3

 

 

 

合计

 

8

141

335

636

165

1285

 

4.2  德州学院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览表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抗坏血酸积累的机制研究

高宏

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D技术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的初探

曹云菲

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数据视角下的智能旅游地图模式研究

齐倩倩

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泡沫播种机的设计与开发

段忠臣

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天然中药染料狗脊对丝绸染色性能的研究

鲁丹丹

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羊毛织物的等离子体和生物酶复合整理技术

孙涵

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仿生原理开发节能、减排、保健等多功能性织物的探讨

齐永

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分子动力学研究I54MI50VD30N变异对PR-GRRL-0519复合物的影响

李高峰

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太阳能无尘黑板擦的研究与设计

李鑫鑫

1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自组式温室调控系统

苏清华

1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安防系统

樊青晨

1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石墨烯光纤SPR传感器的研究

徐文豪

1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北斗导航和GSM的汽车防盗系统

曹永强

1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节电、高精度三相交流电实验仪的设计

袁承爱

1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酶活性反应实验仪

时慧

1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爱心心脏病监测报警仪

王斌

1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汽车尾气智能利用系统

杨宁

1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石墨烯的荧光-电流双探针ATP生物传感器

丁振中

1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产生无衍射光学涡旋格子的多孔干涉仪设计

蔺晓慧

2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产生任意光强图样的多孔干涉仪设计

陈玉

2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4G网络的智能公交系统

王正永

2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镜头下的德州民俗

王致远

2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汉诗词吟诵推广与教学

刘泽群

2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关于山东省德州市进行农村社区化的调研

赵欢欢

2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具有雨水收集及灌溉功能的太阳能井盖

于沛然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2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可旋转智能储物柜的研究与设计

刘松

2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太阳能干衣房

王通

2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隐蔽式 儿童管家

崔相龙

2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全自动智能新型风扇的研究与设计

刘自成

3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太阳能室温调节系统

赵建伟

3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香菇菌棒刺孔增氧机的研制

段建春

3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输液信息检测系统

刘欢

3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多功能山地自行车

王泽民

3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太阳能智能暖袖

田程

3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宿餐一体化系统

崔大召

3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太阳能波浪能互补航标灯

商赫

3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风险度量

李井

3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多层次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孙倩倩

3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校园垃圾回收箱智能分类优化研究

李晓薇

4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手扶禽舍喷雾消毒车的研制

邢振婕

4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太阳能干燥/采暖联合系统的研制

张奎庆

4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新型秸秆煤成型机的研制

孙洪飞

4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

盖越

4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新型盆栽容器的设计

杜欣欣

4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树干白灰水喷涂机的研制

钟源

4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德州市城区社区居民生命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倩

4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3D动作识别的智能娱乐系统

张惠

4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Fe3O4纳米粒子的仿生修饰及叶酸靶向功能化研究

刘晓迪

4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智能PM2.5空气净化系统的研制

李庆才

5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染料废水选择性光催化降解研究

路鑫

5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壳聚糖有机酸盐类绿色抗氧化剂研究

韩柏林

5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的研究

刘懿德

5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易回收多酸复合材料光催化剂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研究

刘忠成

5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新合成工艺

宋华月

5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粉末炭逆流多级吸附去除水中的亚甲蓝

赵倩

5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e-类人新媒体云志APP

常英男

5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家用水回收循环系统营销策划方案

林秋萍

5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绿E之景”创意盆景创业训练方案

牟欣

5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Electronic Design   Community

李双双

6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体育器材自主借还系统

王鹏

6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E车网

刘瑞雪

6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微店”校园微店平台

王磊

第三,建立了“三维课堂”育人机制。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从专业教育多维课堂视角出发,构建了以“第一课堂”解决学生对创新素质的认知问题,以“第二课堂”进行日常创新训练固化,以“第三课堂”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的创新素质教育教学“三维课堂”模式。

(三)科研支撑教学

2015年,学校科研促教学一体化工程得到进一步强化,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制定科研政策,注重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各院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以科研项目立项的形式,给予科研启动经费(2015年度,校级课题人才引进项目40项,资助经费138万元);以高层次项目申报、高水平科研成果奖的申报为手段,广泛发动,争取使高层次科研人才(博士学位人员、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人员)都进行项目申报书的撰写,以及科研成果申报书的撰写,并且请同行专家进行评阅,以期使广大教师得到相对系统的科研训练。

二是鼓励教师把握学术动态、追踪学科前沿。我校重视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给予经费、政策支持;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融入教学内容中;鼓励教师结合研究课题指导学生科研、社团活动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鼓励教师吸收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取得的成果进行奖励,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而且使他们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培养了创新精神与科学的思维方式。

2015年度,我校科研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广大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本年度学校获各级各类课题立项共计103,合同经费412.8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15项,合同经费232万元,省部级项目38项,合同经费145万元;发表各级各类论文共计339出版专著31部;申请专利71项,获得授权26项,专利成果转让1项;成果获奖合计112项,其中省部级获奖6项,市厅级获奖106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课题合同7项,总到账经费27.5万元。为政府提供技术服务1项,获得经费1.5万元。

三是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2015年,学校教师依托科研成果编著教材36部,教材紧密结合学科和产业发展实际,内容先进,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依托科研成果,编辑出版了《德州地域文化丛书》第三辑,并以该书为蓝本出版了地域性特色教材;化学与化工学院依托科研成果编写出版了《化工工艺学》和《化学基础实验》系列教材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

发布2015中国大学教师学术水平排行榜,德州学院列省内高校第19位。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

发布2015中国734所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德州学院在全省高校列第24位。

 


(四)教学及管理信息化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方法及管理手段的改革。学校购入了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完善网络课程近千门,实现了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发建设了10余个教学资源及管理网站,开发了手机教学与教务管理系统,形成了立体化的网络教学和管理系统。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精心设计、有效调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吸收。充分发掘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引进校外精品课程资源,大力推行校内优秀课程上网,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五)教学改革成果及推广应用

近年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德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多次报道德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绩,其中《中国教育报》有11篇文章,分别以找准定位是升本院校生存之本”“应用型高校融入地方下好三步棋”“协同创新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有可为”“德州学院构建5111人才培养新模式等为题,报道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情况,我校获得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2015年度事业贡献奖。《中国高等教育》分别以实践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强化五种意识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题刊文,体现出我校在高校转型发展中关于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学校有关领导先后在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会议、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做典型报告,介绍德州学院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聊城大学、许昌学院、肇庆学院、运城学院、平顶山学院等多家省内外高校先后来学校就教育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交流。

 



 

临沂大学党委书记李一行来校交流

 

台湾育达科技大学代表团来校交流


 

中国教育报:德州学院构建“5111

人才培养新模式(2015.4.7

 

德州学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构筑区域人才新高地



二、课堂教学

(一)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

依据《德州学院课程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德州学院十二五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德州学院双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德州学院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和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学校每门课程均制定并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有序推进知识、能力、素质、智慧综合培养的四维课堂教学标准试点;结合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重新修订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并由此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积极推进课程的规范化、实用化、精细化建设。

(二)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学校各专业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实施教学内容改革,强调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广大教师密切追踪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加强对本科教育教学规律和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研究,注意不断把最新科研成果、教研成果、企业新技术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直接关联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与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显著增多。

学校教师主动将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材建设、革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学术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教师,根据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组建了生物物理学教学实验室。该实验室教师长期专注于生物组织电学特性的实验研究,离子束注入黑花生育种、以及大豆豆渣综合利用的实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开发设计了17个系列实验项目。其中“准连续介质电学响应特性的研究”采用的实验仪器JDC--2型仪器为本实验室自制仪器;基于自育黑花生特性研究的“黑花生内衣色素提取及结合过氧化氢能力的研究”,从题目到原理以及实验步骤和实验材料,全部为自己设计提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荧光光度计法研究原花青素清除氧自由基能力”项目,是基于本实验室教师10年研究原花青素特性以及从大豆豆渣中提取原花青素的工艺,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均为国内独创。该实验室特色鲜明,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实验室省级教学名师王吉华教授就是科研转化教学方面的典型。王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成绩突出,近几年主持完成省级课题6项,联合承担完成国家基金委课题2项,主持完成国家基金委面上课题1项。在Biophys JSci RepJ Chem Inf ModelPhys. Rev. EJ. Theor. Biol.J .Biomol Struct Dyn.DNA Research和生物物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被引用300多次,20多次应邀参加在美国、法国等召开的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在传统本科教学中设置窗口,讲授本科生量子力学课程时,王教授注重把科学研究成果融入量子力学本科教学之中,拓展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多媒体手段的合理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课件设计培训活动及课件设计比赛有效的提高了教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水平。学校还建立了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积极引进校外精品课程资源,大力推行校内优秀课程上网,发挥网络在学习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慕课等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调动了学生课余时间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配合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积极实施学生评价改革,建立了对学生的思考判断、分析综合、创新思维、实践动手等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改革学校评价方式与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企业、行业评价元素,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模式,更加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达到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积极推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树立全面考核、突出应用,多种方式、注重过程,强化能力,促进发展的课程考核理念,建立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过程全程化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相结合,既综合评价学习过程的知识获取、探索研究、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又评价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客观、全面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3年来,我校在60多门课程中开展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了空间,也为全校的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积累了经验。

例如,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积极实施课程考核改革。一是进行考试考核内容改革,从偏重于知识记忆的考试,转变为注重知识和理论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二是进行考试考核方式改革,采取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辨、测验、课程论文、课程设计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型(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等)进行考核;三是进行考试考核成绩构成改革,将期末综合成绩分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部分课程可考虑取消期末成绩)综合评定。突出过程考核,加大课程实践、课外阅读、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测验、课程论文等过程考核项目得分率,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降低期末成绩考核的占分比例。

三、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近年来,德州学院从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出发,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层次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遵循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构建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大学低年级学生中主要开展认知实践和基础实践活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主要开展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层次化体现了认知--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创新实践--再认知的实践教学的认知规律。

二是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供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提出灵活多样的实践要求,吸引所有学生主动并有选择地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并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多种实践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或任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了开展科技活动的平台,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成为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个性化培养、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三是针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特色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建设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引进和开拓新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连续性、实验教学项目性、实习教学岗位性、科技创新应用性、毕业设计实证性为标志,使实践教学实现了特色化。

(二)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加强了对实验教学的统筹管理,实现了校内实验室共享与开放。一是实施平台整合,将综合性大型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及学校有关的重点实验室进行整合,对生物物理、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利用、配位化学与功能材料等三个省级实验室实施共建共享;二是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的建设,通过校企联合,引进企业环境,搭建仿真企业平台,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活动氛围,达到了缩短学校和社会间的差距的目的,帮助学生尽快形成职业能力;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面向全体学生全天候开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自主设计实验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课题研究等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四是加强综合实验、设计性教学项目的开发,有效培养了学生工程项目设计能力。

(三)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学校高度重视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真实性培养,对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采取了如下措施:

是强化专业大实践平台项目建设,拓展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以协同育人的“大教学”理念为引领,面向社会协同人才培养,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合作,推进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2015年,学校重点建设了13个专业大实践平台项目,组织4000余人次参与实习实训。进一步加强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成校级实习实训基地151个,形成了覆盖全市并向周边地区延伸的校企合作网络,组织各类见习、实习、顶岗实习、金工实习等9900余人次,为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是广泛组织开展了乡村和社区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和“调研山东”等社会实践活动,要求人文、社会学科学生的毕业论文一定要从充分的社会调研或文献研究中形成。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服务了社会、增强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又提高了学生服务社会能力、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加强质量监控,稳步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一是狠抓毕业论文的规范和指导工作,进一步明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程序、学生选题、指导教师的遴选及职责、论文(设计)的撰写及格式规范、答辩、成绩评定、评优、监督与评估、文档管理等内容,通过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后期抽检等方式,尤其是充分利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统”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查;二是学校面向预毕业生分期分批举办“挖掘信息资源、助力论文写作”培训讲座,全校20个学院的2080名学生分批聆听了讲座。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学生的文献搜集能力,为毕业生高质高效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三是成立校级、院级等不同的督导机构,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初稿、修改稿,到最后定稿、答辩、成绩评定和评选优秀论文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监控,实行全过程管理,及时反馈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及时处理问题和纠正错误。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全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学校有142015届学生毕业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

四是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更加规范,实习实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了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实习总结、实习报告和实习成绩的规范化管理,强化了对实习工作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制定了实习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实习师资队伍更加稳定、实习项目内容更加完整、实习时间安排更加充足。

四、第二课堂

(一)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坚持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紧密融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思想引领学生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着力点,形成了以“大学生素质培训”“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2015年,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第二课堂育人的正常运转。一是落实制度保障。落实学校制定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执行《德州学院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修订)》《德州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从政策层面上保障了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在学校整体层面,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全校校园文化活动;在二级学院层面,学校划拨了学生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各学院各类学生活动的开展。

(二)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社团建设扎实有效。一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制度建设。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规范引导作用,建立健全了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和导师制度,修订了《德州学院学生社团章程》《德州学院学生社团评优办法》。二是不断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与载体。组织开展了学生参与面广、反响热烈的校、院级学生系列社团活动。机械电子协会荣获“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称号,两名学生获得“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干部”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15年度举办了校级以上校园文化活动60余项,院级校园文化活动40余项,重点开展了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五四合唱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礼仪之星大赛、“国学达人”挑战赛、经典吟诵、“三走”活动等精品活动,形成了内涵深刻、形式新颖、影响持久、特色鲜明的品牌校园活动。完善德州学院共青团博雅公益课堂,每周六、周日定期免费进行茶艺、礼仪、吟诵、空竹等传统文化项目培训,累计培训达1500余人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其中在团中央学校部主办的“2015全国大学生校园跑步季”活动中,我校学生累积跑步里程居全国首位。 

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类学术科创竞赛取得良好成绩。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1项作品获得国赛三等奖,3项作品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作品获得省级二等奖,6项作品获得省级三等奖,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在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创意文化节竞赛、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等赛事中,共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余项。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精准对接与项目化运作。2015年,学校共组建了2支省级服务队,20支校级服务队,以及20支院系级重点服务队参加山东省暑期“三下乡”活动。学校荣获“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和“2015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10支团队、30名同学受到团省委的表彰。在第七届“调研山东”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中,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校团委被评为第七届“调研山东”优秀组织单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2015年,学校建设校外志愿者服务基地11个,各学院建立校外志愿者服务基地18个,依托这些基地开展校内外志愿者服务活动200余项。学校与德州团市委、德城团区委、德城区教育局联合开展的“艺蕾”支教行动,走进德州黄河涯镇和二屯镇等6所小学进行音、体、美、支教,1200名小学生受益,《德州晚报》整版报道了志愿者支教的情况。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工作成绩突出。2015年共选派6名志愿者到新疆服务,1名志愿者到西藏服务,5名志愿者参加山东服务项目。2015年山东省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王明学出席会议,在考察我校志愿服务工作后,对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文化育人与思想引领活动务实有效。一是启动实施2015年度 “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 深化文明校园建设”主题活动,结合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实施方案,以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目标,围绕“深化文明校园建设,做文明守纪大学生”这一主题,集中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宿舍内务卫生、文明就餐秩序专项工作,注重养成锻炼,加强管理督导,落实责任制度。二是强化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建立了由300余名学生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和7000余名学生组成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参与了“我为祖国唱支生日歌”等各类网络线上活动,并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传海报、“我为祖国唱支生日歌”微视频、晨曦——呼吁大学生早起一小时微视频、德州学院大学生支教纪录片等各类文化作品10余项。三是增强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截至201512月“德州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已有粉丝15800余人,共推送300余期;在团省委对全省高校的每周排行榜中,校团委微信平台排名稳居前列,其中3次排名第38次排名第4,并有24篇原创文章的阅读量在全省排前20名。

第二课堂育人效果显著。一系列的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学生社团制度规范,运作有序,完善了“专业特色与社团建设协同发展”的社团工作模式,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校园文化注重普及型与精英型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突出公益、亮点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拓展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通识素养。科技创新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形成了“教育激发、实践拓展、项目引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就业求职能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立足校园,服务同学,贴近社会,服务德州”的工作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与能力,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文化育人与实现引领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为导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与渗透性,强化了学生的习惯养成,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

 

 


 

学校2015年“五四”合唱比赛

 

 

2015-2016学年学生工作会议暨“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 深化文明校园建设”

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山东省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座谈会

在德州学院召开

 

2015年社团文化艺术节

 


 

《德州晚报》整版报道“艺蕾”支教行动

 


(三)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我校重视学生的跨国、跨校培养,为学生提供长、短期出国(境)交流、学习的机会。2015 年,学校采用多种措施积极拓展与国内外友好院校合作。

一是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5年新招生144人,2012级中俄合作办学项目38人顺利赴国外友好院校进行深造,2011级中俄合作班学生44人全部毕业,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

二是积极做好学生跨境学习工作。2015年学校选派69名在校生赴韩国极东大学、世宗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俄罗斯肖洛霍夫国立人文大学、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台湾大叶大学、东南科技大学、育达科技大学交换学习。1名学生获得去韩国极东大学免费攻读硕士资格。

三是继续开展留学生招生工作。我校共招收俄罗斯、韩国留学生、交流生31人,为历年来人数最多,层次为汉语语言生及服装设计专业本科在校生。留学生教育由语言教育向专业教育拓展。

 


 

校长冯健为合作教育基地揭牌

 

 

2013级中俄合作班39人赴俄罗斯学习


 

 

我校留学生参加报社采访活动

 

第五部分  学生发展

一、招生及生源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要求,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发挥各种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利用多种手段,建立了网络完善、运转灵活的招生宣传长效机制,有效宣传了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报考我校。

2015年,学校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6552人,(省内5720人,省外83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598人(省内3766人,省外832人),普通专升本学生604人,普通专科生1350人。2015年有43个本科专业文理兼招,28个本科专业设置专业方向,生源充足,生源质量较高。山东省普通文理类本科一志愿报考率达105%,其中文史类最低录取分536分,高出省属二本线26分,理工类最低录取分513分,高出省属二本线23分。省外普通文理类一志愿报考率为73.2%。本科新生报到率为97.98%

 


1438139476_EDBVnqIiJD

 

学校党委书记李保海到招生录取工作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1425280408_l8BCjEOUEM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领导

到德州学院巡视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


 

 


二、学生指导与服务

(一)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2015年,学校围绕“搭建一个平台、建好两支队伍、抓好三项教育、完善四项制度、提升五项工作”等内容开展了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

1.构建协同育人平台

2015年,学校继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中心,将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第二课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全面发挥协同育人管理体系的作用,重点开展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大学生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教育平台建设和学生工作面对面等工作。

综合教育学分制度是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教育学分包括教育管理、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综合教育学分制度的实行,有效引导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学校坚持“育人”与“自育”相结合的原则,继续通过校内事务助理、学生事务管理委员会、“44587”校园服务热线等方式,构建“三自”育人平台,切实保障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着力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2015年,学校为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图书馆、财务处等14个部门招聘了111名学生校内事务助理,并对2014年聘任的99名校内事务助理中表现突出的48名助理进行了表彰;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委员会开展了换届、纳新、团体培训等工作,38名同学获得“优秀部长”及“优秀干事”荣誉称号,新聘任108名同学为第六届学管会成员。同时,进一步细化学管会职能,提升工作效能,提升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44587”服务平台,接听热线咨询服务电话100多个,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50余件。

2015年,我校共开展“学生工作面对面”座谈会4期,发布简报4期,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400余件。“学生工作面对面”平台已逐渐成为了学校领导、各部门进行决策的有力依据和学生反映问题的有效渠道。

2.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辅导员管理。学校坚持辅导员的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双重身份、双线发展”原则,坚持单设序列、单独评聘、单设考核标准的政策,加强辅导员管理工作。2015年重新修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业务条件与评价办法》《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使考核标准更加贴近辅导员工作实际。修订《德州学院“辅导员名师”工作实施办法》,开展第四届“辅导员名师”评聘工作,聘任校级名师辅导员2名,骨干辅导员6名。

搭建四个平台,加强辅导员培训。第一搭建素质提升平台。一是充分发挥我校优秀辅导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辅导员“传、帮、带”工作;二是组织参加省级培训的辅导员回校后开展辅导员培训会;三是开展辅导员业务专题培训。第二,搭建技能展示平台。积极举办第三届辅导员技能大赛,广泛开展辅导员优秀文展与辅导员主题班会观摩。第三,搭建理论研究平台。一是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省辅导员工作论坛;二是鼓励辅导员申报省市厅级课题;三是组织辅导员参评山东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优秀科研成果。第四搭建工作交流平台。一是推荐优秀辅导员参加省内各类专项培训;二是开展省级优秀辅导员、校级优秀辅导员评选活动。

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5 年我校公开招聘了6名硕士研究生担任专职辅导员;11月,开展了德州学院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芳菲同志代表我校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首位),并参加全国比赛获优秀奖励;先后选派 19 名辅导员参加省内不同专题的辅导员培训;德州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获得2013-2014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512月颁发),4人获得2013-2014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获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山东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批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资助项目1项;两名辅导员获得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http://xwzx.dzu.edu.cn/news/upload_files/post_ar/1447309491_PR1BhYtLt1.jpg

 

学校举办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

 

 

李芳菲获得第二届山东高校辅导员

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


 

3.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大学生校园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固化“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学校重点开展了 新生入学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深化文明校园建设”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德州市青少年学习党史国史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比赛, 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4人获优秀奖;开展党史国史专题报告;举办“学两史,爱党爱国”主题教育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汇演。

其次,抓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一是通过为学生详细讲解综合教育学分制度、公寓管理制度、奖助贷减免政策、保险报销流程等内容,帮助学生养成遵规守纪、文明自律的行为习惯;二是修订《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教材,增加实践案例分析,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组织全校各学院150名学生干部到山东省廉政教育基地——德州监狱进行法制教育活动开展法制教育专题报告;四是开展“争做向上向善、文明守法大学生”主题征文比赛。

第三,抓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155月,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月活动,选送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3篇,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十佳心理社团1个,“放飞梦想 体验成长”心理健康创新活动1项,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微博2个,心理剧短片DV2个,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512月,学校以2015级全体新生为对象,以“精神卫生状况自评量表(SCL-90)”为审查工具,采取统一集中上机测评的方式开展了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参加此次心理健康普查的人数达到6076人。通过这次普查,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准确掌握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新生们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隐患进行了排查,及时甄别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 加强奖助学金发放管理

2015年,学校依据《德州学院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发放办法》《德州学院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管理办法》,为441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档案,并对特困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工作,专门建立了特困学生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学校建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占到了在校就读学生总人数的20%。发放助学贷款,各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入伍学生学费补偿合计3054.374万元,其中为2178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450.67万元,为91名入伍学生发放学费补偿110.144万元,为8325人次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1371.45万元,800人次获其他资助122.11万元。为377名毕业到基层服务满三年学生办理了学费补偿申请审核手续。2015年,我校完成了6271名学生平安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工作,参保率99.90%。同时,我校在日常及寒暑假期间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勤奋刻苦且愿意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

(二)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学生处设有学生教育科、学生管理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处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委员会、学生事务助理开展日常学生事务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1.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将《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纳入公共必修课范围,针对新生开设(第一学年),每学期18学时,共36学时,新修订了教材,组织安排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等相关教师结合实际讲授相关内容。

2.加强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夯实教育成果

健全完善在全校范围内实行综合教育学分制的教育特色,综合教育学分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将修满相应的综合教育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我校自行设计运行的“综合教育学分管理评定系统”,实现综合教育学分申报、评定、审核与录入等工作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加强了综合教育学分制的网络化、系统化与规范化水平。

3.加强师资培训体系建设,增强教育后劲

优化管理队伍,是增强学校建设软实力的基础。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三位一体”的辅导员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之路,通过加强职业化、专家化与专业化建设,使辅导员队伍建设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截止到201510月,我校专兼职辅导员队伍中已有52人取得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书,每年均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加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并选派辅导员参加省内不同专题的辅导员培训、学生工作会议等。

此外,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工作人员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真正发挥“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导向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原则,激发工作热情,保持工作后劲,注重工作成效,真正形成全员与全过程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4.完善管理督导体系建设,拓宽工作队伍

学生工作的管理督导体系由分级责任制度、分层约谈制度、日查周报制度、专项工作考核制度构成。同时完善学生参与体系,设立“校内事务助理”岗位,成立校学生事务管理委员会,拓宽工作队伍,开展“学生工作面对面”座谈会,建立 “44587”(“事事我帮你”)校园服务平台,践行“校院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工作模式。

(三)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2015年,学校依托“学生工作面对面”座谈会,建立校、院两级学生工作面对面工作机构,在学生工作见面日,分别接受学生来访,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并及时了解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的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认可度较高,并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众多方面为学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视角。

三、学风与学习效果

(一)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学风建设工作小组,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方针,进行常态化、常规化教育,注重对大一与大四年级学生的教育工作,注重学期伊始与学期末尾的教育工作,尤其是以新生军训以及入学教育为契机,做好新生的习惯养成、学风养成的教育。每年定期开展学风建设和检查评估工作,将学风建设成效作为教学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


2.落实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严格执行《德州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德州学院学生申诉处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严肃处理学生违纪处分事件。2015年,我校共处理违反公寓管理规定、打架斗殴等学生违纪处分事件9起,涉及学生17名,未接到书面申诉。其中,警告处分者8人,严重警告者4人,记过处分者4人,留校察看处分者1人。经教育,受处分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错误,并提交了书面检讨,进行了积极改正。

3. 完善机制体系

一是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宣传、树立学习典型,带动全校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开展“一对一”重点帮扶活动,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树立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自信心。

二是重点开展学生课堂纪律、自习纪律和考试纪律的学风检查活动。

三是发挥宿舍文化引导作用。着力加强舍风的自查自纠工作,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坚决杜绝宿舍内不良现象的出现。

四是发挥优秀学生引领学风的作用。各学院通过组织优秀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优秀大学生事迹展览”“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营造出奋发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近几年来,通过我校综合教育学分制度的实行,公民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开展,我校涌现出一批学生典型,充分彰显了德州学院广大学生“明是非、知荣辱、强素质、重修养”的优秀品格。其中,马龙同学获得2015年“大众报业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

在严格管理、规范高效的基础上,完善学业预警机制,督促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修读高年级课程;严格考风考纪,建立校院两级监控机制;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完善学生健康成长的多维评价体制。2015年,学生的升学、就业、创新创业及学业成绩大幅提升。

(三)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为深入了解我校学风建设情况,查找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并提出改进学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我校于20155月面向2012级、2013级、2014级本科生(不含专升本)开展了学风建设抽样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指导服务与支持保障表示满意。73.8%的受访学生认可辅导员工作;77.8%的学生认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57.7%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表示满意;70%以上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能够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择业的需求。

在课程、专业设置方面,近80%的学生对任课教师工作态度与教书育人情况表示满意;70.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安排表示满意。

学生对后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水平、校园治安和秩序状况、校园文化状况、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学生活动场所状况等方面的满意率保持在75%以上。

四、就业与发展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015年共有本科毕业生5055人,其中毕业4974人,毕业率98.40%,授予学位4925人,学位授予率97.43%,结业81人;毕业生中166名学生取得双专业毕业证书,其中149名学生获得双学士学位。

201512月,20991人参加学校本专科大学生体质测试。其中,优秀2012人,占9.59%;良好4623人,占22.02%;及格13831人,占65.89%;不及格525人,占2.50%。总及格率为97.50%

 

 

5.1  2015届毕业生分专业毕业率、学位授予率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毕结业

总人数

毕业

人数

结业

人数

毕业率

学位

授予人数

学位

授予率

1

材料化学

66

65

1

98.48%

63

95.45%

2

地理科学

38

38

 

100.00%

38

100.00%

3

电子信息工程

166

164

2

98.80%

164

98.80%

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61

61

 

100.00%

61

100.00%

5

对外汉语

34

34

 

100.00%

34

100.00%

6

法学

137

137

 

100.00%

135

98.54%

7

纺织工程

26

26

 

100.00%

26

100.00%

8

服装设计与工程

207

206

1

99.52%

204

98.55%

9

工商管理

185

184

1

99.46%

184

99.46%

10

公共事业管理

71

69

2

97.18%

69

97.18%

11

国际经济与贸易

131

130

1

99.24%

130

99.24%

12

汉语言文学

98

97

1

98.98%

95

96.94%

13

护理学

197

197

 

100.00%

197

100.00%

14

化学

68

67

1

98.53%

67

98.53%

15

化学工程与工艺

118

118

 

100.00%

117

99.15%

16

环境工程

80

80

 

100.00%

80

100.00%

17

会计学

367

367

 

100.00%

363

98.91%

序号

专业名称

毕结业

总人数

毕业

人数

结业

人数

毕业率

学位

授予人数

学位

授予率

1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18

116

2

98.31%

114

96.61%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7

140

7

95.24%

137

93.20%

20

交通运输

147

146

1

99.32%

146

99.32%

21

历史学

32

32

 

100.00%

32

100.00%

22

美术学

110

101

9

91.82%

97

88.18%

23

热能与动力工程

146

144

2

98.63%

141

96.58%

24

日语

48

48

 

100.00%

48

100.00%

25

社会体育

44

44

 

100.00%

41

93.18%

26

生物技术

94

94

 

100.00%

94

100.00%

27

生物科学

126

126

 

100.00%

126

100.00%

28

生物系统工程

49

49

 

100.00%

49

100.00%

29

市场营销

57

57

 

100.00%

56

98.25%

30

数学与应用数学

60

58

2

96.67%

58

96.67%

31

思想政治教育

43

43

 

100.00%

43

100.00%

32

体育教育

141

141

 

100.00%

137

97.16%

33

统计学

59

58

1

98.31%

58

98.31%

34

网络工程

62

59

3

95.16%

58

93.55%

35

物理学

27

27

 

100.00%

27

100.00%

36

小学教育

124

124

 

100.00%

124

100.00%

37

新闻学

82

82

 

100.00%

82

100.00%

3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2

120

2

98.36%

120

98.36%

39

信息与计算科学

70

67

3

95.71%

65

92.86%

40

行政管理

80

78

2

97.50%

78

97.50%

41

学前教育

109

109

 

100.00%

107

98.17%

42

艺术设计

259

241

18

93.05%

232

89.58%

43

音乐表演

54

47

7

87.04%

45

83.33%

44

音乐学

150

142

8

94.67%

142

94.67%

45

应用物理学

29

28

1

96.55%

28

96.55%

46

英语

148

146

2

98.65%

146

98.65%

47

园艺

38

38

 

100.00%

38

100.00%

48

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

63

63

 

100.00%

63

100.00%

49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84

84

 

100.00%

84

100.00%

50

自动化

83

82

1

98.80%

82

98.80%

 

5055

4974

81

98.40%

4925

97.43%

(二)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去向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调度工作。强化就业指导工作,举办两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培训会,教师的授课水平大大提升;举办校内创新创业大赛和模拟招聘大赛,增强了毕业生的应试技能;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和第三届师范类毕业生从业技能大赛,大大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重视市场培育工作,举办了三场全省性综合类就业供需见面会,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每周二下午举办行业性、区域性专场招聘会,做到了每天都有企业进校园,全年招聘不断线;开发了供需见面会网上报名系统和企业招聘与毕业生就业有效对接系统,为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才建立了对接平台。强化创业引领,通过举办校内创业大赛和参加校外创新大赛等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采用校外创业导师引领计划,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面对面辅导,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实践平台。

 


 

无锡市惠山区2015“走进德州学院”

专场招聘活动

 

 

山东省2015年“春季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招聘活动服务西部经济隆起带专场暨德州学院综合类人才招聘会”


 

学校2015届共有毕业生6301人,其中本科5055人,占总人数的80.23%;师范类976人,非师范类4079人。

截止到20158月底,我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06%。截止到20151231日,我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为93.19%

5.2  2015届本科毕业生分专业总就业率统计表(截至8月底)

专业

毕业人数

总就业人数

总就业率

国际经济与贸易

131

129

98.47%

工商管理

185

184

99.46%

会计学

367

362

98.64%

市场营销

57

54

94.74%

法学

137

127

92.70%

思想政治教育

43

43

100.00%

行政管理

80

79

98.75%

学前教育

109

103

94.50%

小学教育

124

115

92.80%

体育教育

141

139

98.58%

社会体育

44

43

97.73%

美术学

110

108

98.20%

艺术设计

259

258

99.62%

音乐学

150

146

97.39%

音乐表演

54

52

96.43%

英语

148

148

100.00%

日语

48

48

100.00%

对外汉语

34

34

100.00%

汉语言文学

98

97

98.98%

新闻学

82

81

98.78%

公共事业管理

71

68

95.77%

历史学

32

29

90.63%

专业

毕业人数

总就业人数

总就业率

数学与应用数学

60

59

98.33%

统计学

59

57

96.61%

信息与计算科学

70

68

97.14%

电子信息工程

166

165

99.4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61

61

100.00%

物理学

27

27

100.00%

应用物理学

29

29

100.00%

材料化学

66

66

100.00%

化学

68

68

100.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118

117

99.15%

环境工程

80

80

100.00%

生物科学

126

125

99.21%

生物技术

94

94

100.00%

地理科学

38

37

97.37%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84

83

98.8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7

147

10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2

122

100.00%

网络工程

62

62

100.00%

纺织工程

26

26

100.00%

服装设计与工程

207

207

100.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18

117

99.15%

热能与动力工程

146

144

98.63%

自动化

83

79

95.18%

交通运输

147

123

83.67%

园艺

38

38

100.00%

护理学

197

197

100.00%

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

63

63

100.00%

生物系统工程

49

49

100.00%

合计

5055

4957

98.06%

 

5.3    2015届本科毕业生分专业总就业率统计表(截止至12月底)

专业

毕业人数

总就业人数

总就业率

国际经济与贸易

131

119

90.84%

工商管理

185

172

92.97%

会计学

367

341

92.92%

市场营销

57

52

91.23%

法学

137

121

88.32%

思想政治教育

43

43

100%

行政管理

80

77

96.25%

学前教育

109

103

94.5%

小学教育

124

117

94.4%

体育教育

141

140

99.29%

社会体育

44

40

90.91%

美术学

110

102

92.79%

艺术设计

259

233

89.96%

专业

毕业人数

总就业人数

总就业率

音乐学

150

142

94.77%

音乐表演

54

52

96.43%

英语

148

135

91.22%

日语

48

44

91.67%

对外汉语

34

33

97.06%

汉语言文学

98

97

98.98%

新闻学

82

76

92.68%

公共事业管理

71

59

83.1%

历史学

32

30

93.75%

数学与应用数学

60

57

95%

统计学

59

53

89.83%

信息与计算科学

70

65

92.86%

电子信息工程

166

158

95.1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61

47

77.05%

物理学

27

26

96.3%

应用物理学

29

27

93.1%

材料化学

66

62

93.94%

化学

68

65

95.59%

化学工程与工艺

118

112

94.92%

环境工程

80

72

90%

生物科学

126

120

95.24%

生物技术

94

88

93.62%

地理科学

38

37

97.37%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84

80

95.2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7

138

93.9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2

111

91.06%

网络工程

62

58

93.55%

纺织工程

26

24

92.31%

服装设计与工程

207

184

8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18

113

95.76%

热能与动力工程

146

144

98.63%

自动化

83

83

100%

交通运输

147

134

91.16%

园艺

38

36

94.74%

护理学

197

181

91.88%

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

63

61

96.83%

生物系统工程

49

47

95.92%

合计

5055

4711

93.19%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学校通过电话调查的形式对2015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满意度调查,共电话调查706人次,获得有效答卷467份,问卷回收率66.15%,符合样本要求。通过调查来了解我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具体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要求。通过对用人单位情况进行的充分调查、分析和研究,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以及后续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5.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分析表

调查项目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累计满意度%

总体评价

46.51

49.67

2.35

1.47

98.53

职业道德

50.36

45.28

2.83

1.53

98.47

工作

态度

积极性

48.59

49.68

1.35

0.38

99.62

责任心

吃苦耐劳

工作

能力

专业知识

51.26

45.31

0.98

2.45

97.55

动手实践

创新能力

团队

精神

沟通能力

47.55

49.36

2.1

0.99

99.01

协作精神

人际关系

经过数据分析所得,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各方面表现总体满意度都非常高,均在97%以上。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单位均表现出很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也比较过硬。总体上,用人单位认为本校毕业生工作积极努力,上进心强,有较强的责任感,同时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肯定,表示会继续关注和招聘德州学院的毕业生。

第六部分  质量保障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我校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参考兄弟院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修订了《德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包括德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内容与标准、德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构与职责、德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流程、德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实施条例等内容。

(一)质量标准建设

为适应本科教学管理的新情况,规范教学管理,学校建立完善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考试考核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包括德州学院学生实验报告评价标准、德州学院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德州学院规范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等20余个文件。

(二)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学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该模式及体系结构以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系统化、多层次结构。通过协调学校各职能部门,整合学校的各类办学资源,有效实现体系的导向、监督、诊断、调控和激励等基本功能。学校不断强化制度体系、管理体系、督导评估体系、评价监控体系、信息反馈体系与调控体等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对各教学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




 德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图

(三)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实行考核、一个系统、四检查、四种形式的运行机制。一是通过教学单位教务管理考核,把各项教务管理工作纳入考核内容,提高了教学单位教务管理工作效率;二是充分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教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三是每学期组织教学巡查、期中教学检查、试卷复查、期末考试纪律检查等;四次重大教学活动,推进管理的规范化。四是通过两周一次的教务例会,总结、通报上两周工作完成情况,发放教务通知,部署近两周教学工作;编印教学通报及时通报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编印教学信息简报宣传推广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新举措、新成绩,激发了教学单位教学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通过实行双学位双专业制度、学业预警机制、一事一文制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学校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督察工作的意见(试行)》(德院办字[2012]6号)等文件要求,制定和完善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改革了本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实习教学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院(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规范了课堂教学的备课、讲授、讨论、作业、答疑、考试和实践教学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

(四)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建立了由校、院(部)、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系统,对处(室)、院(部)教学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2015年,学校根据实际调整充实了处、院(部)教学管理队伍,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综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

二、质量监控

继续实施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2015年学校继续推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机制,通过督导评价制度,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建立学校和院(部)两级督导评价考核工作组,对全校72名拟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督导评价;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听课144门次,各院(部)领导、督导组听评课1800余门次。

强化落实了两级教学督导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和院(部)两级教学督导机制,以院()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管理为纽带,通过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日常督导,履行督教、督学、督管职能,实现教学督导管理的常态化。

完善了教师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两端重点监控,完善了以教师同行评教和学生评教两大评价体系。实行教师同行评价与教师评学制度,坚持基于教务管理系统的学生评教制度、课程满意度调查制度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建立了院(部)教学工作评价机制。以院(部)教学工作质量评价为依托,实行教学单位教务管理考核和教学单位教学工作水平评价制度,对22个院(部)教学工作基本状态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成绩,作为学校支持院(部)发展的重要依据;建立学校内部教学单位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制度;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估机制。在组织专家对有关教学单位进行实验教学与实习教学评估的实践基础上,完善《德州学院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与《德州学院实习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学校实践教学工作,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

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教学督导专家、教学信息员、学生信息员不定期对生源质量、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质量、毕业生工作状况、用人单位的反映等信息进行反馈,保证了对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调控。

三、质量信息及利用

(一)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学校加强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对生源质量、在校学生学习状况、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毕业生社会满意度等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机构与个人。学校还以不同形式向政府报告和向社会公开人才培养质量信息,接受监督与评价。

(二)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

开展专业培养满意度调查。2015年,学校20个学院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针对所开设本科专业以座谈或问卷调查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培养情况满意度调查,学生的总体满意率为84.63%。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各学院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专业培养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升。

开展课程满意度调查。20154月、10月,学校利用教务管理系统,组织全校学生对学期开设的课程开展满意度调查,并作出综合评价,共收到学生评价信息412656条,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率为97.56%。各院(部)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对部分课程做出了重点检查与监控,并对相应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的帮扶和指导,提高了授课质量。

开展网上学生评教活动。20156月、12月,学校利用教务管理系统,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网上评教活动。2015年上半年参评学生14157人,网上评教参评率为67.3%;下半年参评学生18243人,网上评教参评率为82.4%。评教优秀率均达89%以上。参评课程856门,总体满意率为97.56%。学校按照评教结果,确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等级,向各院(部)反馈,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2015年,学校按要求编制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让社会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让政府更加有效地实施监管与指导,主动接受社会问责、进行社会公开评价。

四、质量改进

(一)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

一是健全组织保障。学校和各院部均设有教学督导组,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控,推动质量改进工作;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主要进行决策和政策上的调控,校长是全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院(部)教学督导组负责指导本院(部)的教学质量改进工作,院(部)负责人是本单位教学质量改进的第一责任人,系(教研室)负责人具体负责本系(教研室)的教学组织、安排和教学运行、教学质量改进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学校完善了《德州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德州学院关于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德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意见》《德州学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 提高教学质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教学管理的相关文件制度,规范了教学工作流程,明确了院(部)负责人、教学秘书、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等教学管理岗位的职责,保证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是加强条件保障。一是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人才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二是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提升了实验室功能。2015年,学校投资设备总值1920.45万元,对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了提升建设,使校内实训条件大为改观;三是加大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了顶岗实习需要。学校分别与省内外50余家单位签署了共建协议,共建立校级实训教学基地151个。

(二)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2015年,学校重新修订了《德州学院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听课人员范围涵盖学校党政领导、各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师同行评价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质量保障与改进的长效运行机制。

 

第七部分  特色发展

强化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特征鲜明的应用型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突出 “创新性”特征

学校准确把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内涵,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对合作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明确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标准,确立了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德州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服务、生产、管理一线培养“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性,适应学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二、 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搭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创新教育、个性发展教育等四个课程平台,设置突出职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课程的四类课程模块。通过职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课程模块化教育与教学,保证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不断提高。在实际操作上,学校积极调整课程结构,适当压缩理论知识课程课时,增设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加强专业方向课、任选课建设,构建具有弹性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高年级灵活设置具有不同职业趋向的专业方向,将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根据专业方向设置职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课程模块,实现对人才的分流培养。

三、全方位实施“创新教育”

一是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强化创新思维培养。加强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实际问题研究,不断把最新科研成果、教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推进校本教材、合作教材编写;二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鼓励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三是不断拓展课程空间,加强创新方法培养。积极将把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或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增强教、学互动;四是强化第二课堂创新教育功能,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激励学生从事方法创新和技术发明等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四、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考评体系

学校积极实施学生评价、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了对学生的思考判断、分析综合、创新思维、实践动手等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综合教育学分平台,将教育管理、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纳入考评范围,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积极性;积极引入社会评价元素,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模式,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达到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近年来,学校的创新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创新素质进一步增强。先后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9项;学生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546篇,其中被SCI收录20篇,核心期刊论文43篇;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50项。获大学生科技文化国际赛事奖励41项,全国赛事奖励2154项,省赛事奖励2712项,其中国际一等奖5项,二等奖26项,全国特等奖10项,一等奖227项,二等奖610项,三等奖910项。获批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毕业生初次综合就业率和年底综合就业率均在90%以上。

 

第八部分  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针对2014年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成效

(一)针对应用型办学条件相对不足的问题,学校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成效

1.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争取政府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资金投入,除了要切实保障新建本科院校维持正常办学所需的经费外,尤其要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补偿性投入;二是争取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新建本科院校一定的倾斜。2015年,借助政府在政策上给予的支持,学校积极争取增加招生计划250余人。

2.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是要从重视引进学术人才,转变为重视从企业引进技术领军人才;二是学校聘请有企业实践背景,拥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并具有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作为学校专业课和实验课特聘教师。2015年学校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50余名工程师、会计师、法律工作者和高级工程师来校讲课,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三是要从提倡教师长在学科上,转变为教师成长在产业上。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使这些教师的工程能力在企业中得到培养和提高。2015年有20余名教师投入服务地方建设工作,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战略和产业联盟,11位专家被聘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四是要从主要以发表论文、著作和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为主对教师做出评价,转变为主要以取得专利、图纸、配方、诀窍等物质产品和设施以及与企业、社会机构共同承担项目的数量、质量为主对教师做出评价。

(二)针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学校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成效

1.强化新生入学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2015年,学校进一步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当前大学新生的思想状况,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案例式教育,帮助新生做好人生规划和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定人生奋斗目标。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新生的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切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学校通过加强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设施文化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校风、班风、学风建设,营造了学生健康成长,积极进取的氛围,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开展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娱乐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学生学业帮扶体系。通过建立学业引导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建立学业支持体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等措施,对学生实施督学与帮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通过建立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管理部门联动机制,保证了督导一体化,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学生上课出勤率显著提高。

(三)针对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学校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成效

1.进一步争取政府支持。学校积极主动的与地方政府联系、沟通,了解地方政府关于产学研项目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方向。按照互惠双赢的理念,与企业建立了利益与风险共担机制。通过推进校企的深度融合,学校建成了省级校企合作发展平台12个,市级校企合作发展平台30余个,与企业共建的清洁能源研究与技术推广中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搭建与优化实验室、环保设备研发中心等30余个。依托这些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工科专业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和完成学位论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取得多项突出成绩。

2.积极寻求合作双方利益共同点,建立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以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点为核心,以合作过程中的基本点为抓手,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科学合理、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乐陵市工业园区、皇明太阳能集团等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而且专门为学生实习安排“实习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些合作企业也成为学生就业的优先选择。

3.积极探索学校相关的配套政策。积极创新机制体制,制定了有利于校内外人员交流的人事管理制度,改进了对高校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增加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考评等内容,促进了校企人才的双向交流。

(四)针对教学质量管理与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学校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成效

1.强化政策引导和认识提升。学校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并通过将教师的教学水平纳入教师职称评审,对教学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等措施,加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监管。

2.建立教学工作激励机制。通过学校、院(部)、系(教研室)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四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体系、加大了对教师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质量考核力度,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各类教学评优评先、教学名师评选的重要依据。2015年,学校获批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7人被聘为校级教学名师,14人被聘为校级教学骨干,12人被聘为青年教学骨干,17人被聘为实践创新名师。

3.认真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2015年,学校重新修订了《德州学院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听课人员范围涵盖学校党政领导、各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院(部)负责人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把握教学运行基本情况,了解教学状况,考察教风和学风;倾听师生意见,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2015年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应用型转型发展尚在探索阶段,经验不足,进展幅度不够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如何深入,在理念上、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探索。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向应用型转型,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使得转型发展的步子迈得不够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仍处于探索之中,与行业、企业尚未建立起持久的、稳定的沟通和联系机制。对于学校来说,虽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框架已经搭建,但具体的运行还缺乏实际的抓手,表现为能够见到的大多是合同和协议,但真正能够做实、见出实效的少。大部分项目停留在签约、互访层次,而具体的运行缺乏有力的保障,更没有相应的评估。如何把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仍是一个学校亟待探索解决的难题。

2.办学经费短缺成为制约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的瓶颈第一,学校由于长时间办学经费受地方地方财政制约,起点低,底子薄。近几年虽然体制上划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前期基础投入不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第二,2015年度,由于落实国家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学校人力成本大幅增加,使原本不宽裕的办学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室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及青年教师培训等项目的建设力度。

3.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相对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多年来,学校新补充的教师仍是以普通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生为主。他们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相对薄弱,职后培训存在较大差距。目前,虽然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素质、发展趋势较好,但由于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面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普遍偏弱的问题,需要经过几年的不懈力方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二)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向应用型转型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一是通过研究解决观念阻滞转型的问题,消除不愿转、不敢转的思想;二是通过研究找出转型的路径,解决转型目标、方式等问题;三是通过研究明确学校转型过程中学校层面、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各自职责与义务。转型发展需要通过学校主动作为、政府积极支持、社会全面参与,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成功转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2.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一是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将现有闲置土地资源转化为直接办学投入资源,扩大办学投入,推进新校区工程项目建设;二是用好主管部门、金融机构贷款政策,多种方式缓解目前债务压力,将现有资源向教学倾斜,实现学校发展良性循环;三是积极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做好产教融合这篇大文章,争取各级政府性项目资金支持。

3.进一步加大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迫在眉睫,双师型师资培养刻不容缓,学校应多措并举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柔性引进人才的力度,更加重视从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员,重点是加强实习与实训教学环节师资力量,使之尽快胜任实践教学的需要;二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聘请有企业实践背景,拥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加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作为学校的专业课和实验课特聘教师,缓解双师型师资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力度,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使这些教师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在企业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德州学院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估处 版权所有